3月9日下午,我院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安排,院系领导、全体学工干部和本科生、研究生两千余人观看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本次“思政大课”邀请了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等4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结合专业课程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学院党委将此次“思政大课”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强调责任的重要内容,要求学院师生认真组织落实相关要求,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牵头,各年级辅导员层层把关,严格落实。
学院全体学生依据个人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采取同步直播和网络回看的方式完成本次课程的学习,并通过上课打卡截图、课后撰写心得等形式保证人员参与度。
同时,学院党委要求全体学工干部和学生党员要先学、先会、先懂,真学、真会、真行,通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撰写心得,将课程学习与防疫工作、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教育效果。
随后学院各年级将结合此次上课内容,利用形势与政策课、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不断深化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学生热议
熊淼森(2019级6班班长、湖北武汉籍本科生)
收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时,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举国人民之伟大力量:在特殊时刻,在全球疫情发展迅猛的时刻,中国人民的表现令世界瞩目。尤其是中国年轻人,不负众望地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彰显我中华民族一代代青年的踏踏实实的前进,一代代薪火相传的坚韧。我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在此疫情抗战中深刻认识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与防疫卫生知识,更是学习到了前辈们面对磨难的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
沈年淦(2018级入党积极分子、湖北荆州籍学生)
共患难,齐战疫。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观看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身在江城,对于疫情的发展也是感同身受。在这场大考面前,你我都是答卷人。随着老师的娓娓道来,我对于新时代的大国姿态有了新的了解。此次疫情虽然严重,但是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有着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的信心。通过这次思政课的学习,我深刻明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春天终会如期而至!
林天植(2018级本科生、防疫期间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分子)
上完“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我深化了理论认知,收获颇多。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上下团结奋战,抗疫精神可歌可泣。在我作社区志愿者的过程中,我体会了基层防疫工作者的辛苦操劳,也感受到了人民百姓理解、配合防疫工作的真情。我们在党的凝聚力的感召下,直面危险困难,从未轻言放弃。艾四林教授在课上提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虽是作为社区志愿者,我也感受到了保障好百姓的健康与安全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李 颖(2017级本科生、学生党员)
在这个冬春交汇的202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一场巨大的考验。武汉疫情暴发,牵动着全国上上下下。无数白衣天使逆行而战,社会各界纷纷贡献力量。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伟大的祖国终将战胜这场疫情,让我们团结起来,奋战到底。
苑 潇(2017级本科生、学生党员)
战役就是课堂,现实就是教材。今天,全国大学生共同上了一节意义非凡的思政课。面对疫情,我看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感受到防疫一线的医护、警察、志愿者所诠释出的中华民族英雄的力量。这都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相信,冬天定会过去,春天已经到来。
顾新春(2016级本科生、学生党员)
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普通人虽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明确了理想,今后的岁月定将不负韶华。
赵 颖(2016级本科生、学生党员)
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和签名......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替代了往年铺天盖地的新年好,让这个春节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医院里,病床前,是奋斗,是坚守,是医务人员坚韧不屈的毅力,是战胜病魔的信心,他们,时刻守护在患者身边。我们忧心于疫情的日日进展,感动于最美逆行者,也感动于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你我他。2020年,注定不一样。通过这堂思政课,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
老师热议
李伟弟(院团委书记、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
围绕同上一门思政课专家学者的讲解,深刻体会到在此次防控疫情中,充分凸显了党的性质、宗旨、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员在关键时期和特殊节点中体现出的“四个意识”,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品质,结合今后的思政课程,要将此次防疫中的经验教训、治理理念、底线思维贯穿在今后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为青年一代做好时代答卷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刘文佳(第一团总支书记、2016级本科生辅导员)
庚子年初,我们共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看见发生在武汉、发生在湖北的哀伤和感动;看见物资紧缺,看见全国联动驰援;看见疫情给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看见全球其他国家应对肺炎的世间百态。多难兴邦,这场大考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人生际遇中担当起推动历史发展的使命,更给我们带来了方向,守住一切为了人民这一根本初心,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真正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刘 超(第二团总支书记、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
在战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始,从做好垃圾分类发力,从不食野味做起,切实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根植到思想里,贯彻到实践中,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为。
当前,在把疫情防控工作抓深抓细抓实的同时,我们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大局,迅速调整状态,以强烈的担当精神立足岗位,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统筹做好学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尽最大努力降低和消除疫情产生的次生危害。
丁艳艳(第四团总支书记、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
曾几何时,“佛系文化”在青年中口耳相传,“安于现状”在青年中比比皆是,让人们感慨于青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无奈于青年选择模仿榜样的偏好,于是乎“垮了的一代”论调余音绕梁。但一件件铁的事实证明,“垮”了的不是青年,“垮”了的只是曾经的“论调”。疫情不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青年的大检验。他们是行动阐释了“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秦 远(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
在这场关乎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战“疫”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当代青年,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更要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以人民需要为方向,以先锋模范为榜样,保持耐心、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在担当中经受历练,在奋斗中收获成长,在奉献中砥砺精神,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丁 磊(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围绕疫情防控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始终牢记学生的安全健康高于一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学校学院工作部署,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做到闻令而动、担当作为、冲锋在前、顽强拼搏,与学生紧密联系、站在一起,凝聚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构筑疫情防控的高校防线。
张博玮(2016级本科生辅导员)
自古以来,我国就经历过无数次疫情的磨难,但始终没有被打垮。尤其是17年前的非典,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迎击疫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因此,我相信这次新冠肺炎人民战“疫”也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因此,这次震撼神舟大地的灾难,也会为我国带来巨大的进步。疫情过后,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更加团结、美丽的中国!
曹宏鲜(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
听完几位老师的精彩讲授,我受益匪浅。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靠的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任何人能够置身事外。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做到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共同取得这场阻击战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