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五育并举”,拓展“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民商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品长安文化 赴春日之约”代表队于5月11日前往甜水井街、西安环城公园、建国门老菜场、张学良公馆参观学习。代表队由民商法学院23级2班刘俊杰、李梦怡、任鑫、冯越、古丽迪拉、杜世杰六位同学组成。
代表队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探访甜水井街、西安环城公园、建国门老菜场、张学良公馆等西安市知名景点,通过探访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和城市变迁的脉络。
(一)甜水井街
甜水井街是一条以古井命名的西安老街巷,既是古城历史的缩影,也是时代发展的注脚。从古井到咖啡馆,从打水的绳索到摄影的镜头,这条街用六百年的变迁诉说着,让普通人成为记忆的书写者,一座城才能在守护与激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长安新篇。
(二)环城公园
西安环城公园作为这座古都的重要文化地标,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价值。环城公园依城墙而建,是城墙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发展演变的见证者。本次活动团队成员漫步其中,唤醒了大家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也坚定了关心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决心。
(三)建国门老菜场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传统市井空间与现代化商业的碰撞与融合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建国门老菜场通过“微更新、轻改造”的模式,将工业遗产、市井烟火与艺术潮流巧妙结合,成为城市新地标。团队通过游览建国门老菜场,感受西安市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触摸城市发展的脉络,体验一番别样市井生活。
(四)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公馆
张学良公馆,这座由三栋三层中西合璧式建筑构成的院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厚重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璀璨明珠。团队探访并学习张学良公馆的历史场景与文物实证,理解西安事变促成抗日统一战线的转折意义,感受张学良家国情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探访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均表示受益匪浅。
(一)李梦怡
本次我们探访了很多地点,在探访的所有地点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公馆,跨进纪念馆的大门,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馆内的陈列宛如一本本翻开的旧书,一页页地讲述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会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任鑫
建国门老菜场最让我出乎意料。走进西安市建国门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一幅市民和游客各得所需、各享其乐的悠然自得和谐画面映入眼帘。踏入其中,涂鸦墙、复古唱片店、手作工坊让我目不暇接,传统市井气息与潮流文化在这里激烈碰撞,就连旧砖墙上的裂缝都成为了独特的艺术元素。我看到了城市记忆与城市现代化的完美结合,看到了这座城市不一样的风采!
(三)杜世杰
回顾这次出行,甜水井街与张学良公馆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甜水井街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息,展现出西安最真实、最鲜活的一面。而走进张学良公馆,展柜里张学良将军的亲笔信、讲解员口中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时刻提醒着我,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绝不能忘却历史,要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不懈奋斗!
通过此次打卡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在古迹与市井的穿梭中收获颇丰,每一处打卡足迹,都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需要青年一代勇担使命,城市发展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青年大学生,定当心怀感恩,将所见所感化作奋进动力,以青春之力传承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