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我们迎来了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本次宣传月活动主题为“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那么就让我们共同了解民法典相关规定,感悟其中立法为民的精神吧。
民法典分为7编,共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其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同时注重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民法典作为规范公民社会生活的基本约法,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地位重要且特殊。从民法典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来看,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走向“良法善治”的民法典,其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事法律精神互助共洽,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促使人格权独立成编,保障了公民的人格尊严,集中体现了“良法”之德性,有力推进了“善治”之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民法典宣传月”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致力于提升农民对于民法典中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内容的了解,培养农民法律意识。实际上民法典自制定之初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所涉领域作了全面且系统的规定,这对于贯彻中央的“三农”政策起到了基础性保障作用,为进一步完善“三农”问题的治理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此次活动有利于让农民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鼓励了农民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颁布民法典,对于提高人民的普法意识意义重大,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作为法学生,我们应在法治建设道路上承担应尽之责,尽自身绵薄之力,促进民法典普法工作的广泛开展,为民法典的宣传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字:陈柏竹